法国咖啡大革命 一改无味难喝的刻板印象 天天播报

murasaki紫2023-06-28 06:41:06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就算没去过巴黎,透过电视媒体的渲染,巴黎左岸咖啡这几个字早已深植人心,好像来到巴黎,一定得到这里点杯咖啡一探究竟。可是你知道法国的咖啡并不好喝吗?巴黎咖啡之所以有名,是咖啡馆的气氛与文化,而不是咖啡本身。好比花神咖啡馆(Café de Flore)的名气响亮,其实全因其曾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。不免引人好奇,身为一个料理名列世界遗产的国家,怎么会遗漏咖啡这个环节呢?

咖啡树于 11 世纪在伊索比亚被发掘,16 世纪传到伊斯坦堡,当地人烘烤咖啡豆,再磨碎加水烹煮,这个方法让咖啡美味加倍,深受大众喜爱,很快地,1669 年就传到了巴黎。不久后,一位名为 Procopio Cutò 的意大利厨师在巴黎开了波蔻布咖啡馆(Café de Procope),至今仍有营业,不仅是巴黎第一间,历史也最悠久。其实当时,法国咖啡的质量仍是不错的,一直到 19 世纪,才开始走下坡。

当时,法国会直接从西非殖民地进口咖啡豆,可品种是罗布斯塔(Robusta),虽价格便宜,味道却又苦又涩。随着时间过去,法国人倒习惯了这种味道。

到了 20 世纪中期,法国出现了一间间超市,大品牌的咖啡占掉了架上的空位,小而讲究的咖啡品牌能见度不高。这些大公司更透过提供咖啡机与普通的咖啡豆给餐厅,让餐厅贩售自家品牌的咖啡,想当然尔质量并不怎么样。网站 Slate 指出,时至今日,法国有 97% 的家庭都还是喝大厂牌的咖啡。「这样的结果,就是咖啡质量持续下滑,而本来就不是很注重咖啡的法国人,变得更不在意。」巴黎咖啡馆 L’Arbre à Café 的老板 Hippolyte Courty 说。这也就可以理解,近年在法国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咖啡馆,经营者不是曾出国旅游,就是在外地居住过。

位于巴黎的咖啡馆 Holybelly,创办人 Alary 及 Sarah Mouchot 曾待过加拿大和澳洲。他们不只卖咖啡,还有各式咸甜餐点。简约的装潢与丰富讲究的料理,正是当今巴黎盛行的咖啡馆形式。Holybelly 营业至今近三年,尽管吸引不少年轻人,却也曾因当地人不习惯咖啡的味道而遭到批评。Alary 说:「即使巴黎的咖啡文化正在改变,但仍需时间。」

为了吸引更多法国人尝试新咖啡,另一间巴黎咖啡馆 Café Lomi 的老板 Aleaume Paturle 自创咖啡风味,依照葡萄酒的产地,分为波尔多及勃根地两种,为的就是拉近新式咖啡与法国人的距离。

这股咖啡新浪潮的吹起,不代表所有法国人都全盘接纳,更多的是店家如何从创新中找到与传统文化的连结,结合异国与在地元素,创造专属于法国的咖啡体验。

下次去巴黎,不妨走访一趟咖啡馆,跟着当地人的悠闲脚步感受咖啡香!

关键词:

上一篇:连续高温晴热 灌区提前蓄水保农田用水_天天头条
下一篇:最后一页